导读
2020年8月3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发布《关于增补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的函(自然资空间规划函〔2020〕190号)》,对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增补内容进行增补及并附上相关文件清单。规划君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研读相关文件内容,按照原文内容分享模拟题。
本次“国土空间规划考点200道模拟题(上)”将分享28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10题《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1题《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10题《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26题《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15题《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共计90道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题目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ABC)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A. 主体功能区规划
B. 土地利用规划
C. 城乡规划
D.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题目2: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ABCD)等问题。
A. 规划类型过多
B. 内容重叠冲突
C. 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
D. 地方规划朝令夕改
题目3: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现(ABCDE),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A. 战略性
B. 提高科学性
C. 强化权威性
D. 加强协调性
E. 注重操作性
题目4: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ABCD);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A. 规划编制审批体系
B. 实施监督体系
C. 法规政策体系
D. 技术标准体系
E. 绩效考核机制
题目5:到2025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CD);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A. 规划编制审批体系
B. 实施监督体系
C. 国土空间监测预警
D. 绩效考核机制
E.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题目6: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ACD),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A.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B. 历史文化特色鲜明
C.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D.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E. 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题目7: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总体框架包括(ABCD)。
A. 分级分类建立国土空间规划
B. 明确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重点
C. 强化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D. 在市县及以下编制详细规划
E. 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题目8: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编制要求包括(ABDE)。
A. 体现战略性
B. 提高科学性
C. 注重实用性
D. 加强协调性
E. 注重操作性
题目9: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与监管包括(ABCDE)。
A. 强化规划权威
B. 改进规划审批
C. 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D. 监督规划实施
E. 推进“放管服”改革
题目10: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法规政策与技术保障包括(ABC)。
A.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B.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C. 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D. 完善相关学科建设
E. 完善监督检查体系
题目11: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包括(ABC)。
A. 总体规划
B. 详细规划
C. 相关专项规划
D. 近期规划
E. 村庄规划
题目12: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详细规划的(B)、相关专项规划的(D);相关专项规划要相互协同,并与详细规划做好衔接。
A. 前提
B. 依据
C. 重点
D. 基础
_content_page_break_tag_题目13:相关专项规划是指在(ABC),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作出的专门安排,是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
A. 特定区域
B. 特定流域
C. 特定领域
D. 特定产业
E. 特定项目
题目14: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侧重(C),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
A. 前瞻性
B. 整体性
C. 战略性
D. 全局性
题目15: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侧重(B),由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A. 协作性
B. 协调性
C. 传导性
D. 战略性
题目16: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是本级政府对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A)。
A. 实施性
B. 实用性
C. 实践性
D. 落地性
题目17: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由省级政府报(C)审批。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自然资源部
题目18:海岸带、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及跨行政区域或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由所在区域或上一级(A)牵头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
A.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B. 市级人民政府
C. 省级人民政府
题目19:涉及空间利用的某一领域专项规划,如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由(A)组织编制。
A. 相关主管部门
B. 市级人民政府
C. 省级人民政府
D. 自然资源部
题目20:详细规划是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作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ABCE)等的法定依据。
A.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
B. 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C. 核发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D. 落实总规战略
E. 进行各项建设
题目21: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详细规划,由(A)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A)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报上一级政府审批。
A.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乡镇政府
B.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C. 县区人民政府 建设单位
D. 县区人民政府 乡镇政府
题目22: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报(B)审批。
A. 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B. 上一级政府
C. 乡镇人大
D. 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题目23:落实(ABC),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转变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式,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A. 国家安全战略
B.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C. 主体功能区战略
D. 新型城镇化战略
E. 科技创新战略
题目24: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ABC)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A. 生态保护红线
B. 永久基本农田
C. 城镇开发边界
D. 历史文化保护线
题目25:因(ABC)等确需修改规划的,须先经规划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
A. 国家重大战略调整
B. 重大项目建设
C. 行政区划调整
题目26: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AB)的管制方式。
A. 详细规划+规划许可
B. 约束指标+分区准入
C. 详细规划+分区准入
D. 约束指标+规划许可
题目27: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底板,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成(B)以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
A. 乡镇
B. 县级
C. 市级
D. 省级
题目28: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统筹(ABD)三大环节,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
A. 规划
B. 建设
C. 审批
D. 管理
E. 运营
_content_page_break_tag_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题目1: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总体要求(ABC)。
A.提高政治站位
B.改进工作作风
C.验收廉政底线
题目2: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包括(ABCD)。
A. 规范规划编制审批
B. 严格规划许可管理
C. 实行规划全周期管理
D. 严格干部队伍管理
题目3:依法依规编制和审批国土空间规划,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行编制审批新的(ABC)。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城市(镇)总体规划
C. 其他空间规划
题目4:国土空间规划“编”“审”分离机制(ABCD)。
A. 规划编制实行编制单位终身负责制
B. 规划审查应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
C. 实行参编单位专家回避制度
D. 推动开展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
题目5:规划修改必须严格落实法定程序要求(ABCD)。
A. 深入调查研究
B. 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C. 组织专家论证
D. 实行集体决策
题目6:不得以(ABC)等非法定方式擅自修改规划、违规变更规划条件。
A. 城市设计
B. 工程设计
C. 建设方案
题目7: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核发(ABCD),未取得上述规划许可,不得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A.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B.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题目8:加快建立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为(ABC)的依据和支撑。
A. 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B. 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C.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题目9:按照(AB)要求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并提出改进规划管理意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适时向社会公开城市体检评估报告,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责任。
A. 一年一体检
B. 五年一评估
题目10:对(ABCD)等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A. 违规编制、审批、修改规划
B. 违规发放或变更规划许可
C. 不按规定开展规划核实
D. 插手干预规划实施监督管理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
题目1:新规定出台前,对承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资质(A),原有规划资质(B)。
A. 暂不作强制要求
B. 可作为参考
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题目1: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现就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包括(ABCD)。
A. 合并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
B. 合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用地批准
C. 推进多测整合、多验合一
D. 简化报件审批材料
题目2: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由(AB)合并而成。
A.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题目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C)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题目4: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新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AB)合并而成。
A.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B. 建设用地批准书
题目5:以(A)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向所在地的(B)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经有建设用地(C)批准后,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同步核发(ED)。
A. 划拨方式
B.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C. 批准权的人民政府
D.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E. 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题目6:以(A)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依据规划条件(B),经依法批准后组织土地供应,将规划条件纳入(C)。建设单位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D)向建设单位核发(E)。
A. 出让方式
B. 编制土地出让方案
C.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D. 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E.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题目7:以统一规范标准、强化成果共享为重点,将(ABCDE)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归口成果管理,推进“多测合并、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A. 建设用地审批
B. 城乡规划许可
C. 规划核实
D. 竣工验收
E. 不动产登记
题目8:以统一规范标准、强化成果共享为重点,将建设用地审批、城乡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测绘业务整合,归口成果管理,推进(ABC)。
A. 多测合并
B. 联合测绘
C. 成果共享
题目9: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的(ABC)等合并为一个验收事项。
A.规划核实
B.土地核验
C.不动产测绘
题目10:自然资源部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 “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的有效期(D)。
A. 二年
B. 三年
C. 四年
D. 五年
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题目1: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ABCD)等的法定依据
A.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
B. 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C. 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
D. 进行各项建设
题目2:要整合(AB)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C)村庄规划。
A. 土地利用规划
B. 村庄建设规划
C. 实用性
题目3:村庄规划范围为(A)全部国土空间,可以(B)为单元编制。
A. 村域
B.一个或几个行政村
题目4: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ABCDE)和历史文化传承。
A. 土地利用
B. 产业发展
C. 居民点布局
D. 人居环境整治
E. 生态保护
题目5:暂时没有条件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在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AB),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
A.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
B. 建设管控要求
题目6: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E)、统筹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农村住房布局、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和明确规划近期实施项目。
A. 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B.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C. 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D. 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E. 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题目7: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包括(AB)。
A. 优化调整用地布局
B. 探索规划“留白”机制
题目8: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编制要求包括(AB)。
A. 强化村民主体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主导
B. 开门编规划
C. 因地制宜,分类编制
D. 简明成果表达
_content_page_break_tag_题目9: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ABC),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A. 制定村庄发展
B.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C. 人居环境整治目标
题目10:落实(A),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A.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B.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C.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
D.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
题目11:落实(AB),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A.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B.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
题目12: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A),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规划和引导,保护好村庄的特色风貌。
A. 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
B.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C.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
D.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题目13: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ABC)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A. 全域覆盖
B. 普惠共享
C. 城乡一体
题目14:以(ABC)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A. 安全
B. 经济
C. 方便
D. 普惠
E. 共享
题目15: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引导工业向城镇产业空间集聚,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AB)等要求。除少量必需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一般不在农村地区安排新增工业用地。
A. 用途
B. 强度
题目16: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ABC)。充分考虑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
A. 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
B. 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
C. 严格落实“一户一宅”
题目17:研究提出近期急需推进的(ABCDE)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明确资金规模及筹措方式、建设主体和方式等。
A.生态修复整治
B. 农田整理
C. 补充耕地
D. 产业发展
E. 基础设施
题目18:各地可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B)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村民居住、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可申请使用。
A. 3%
B. 5%
C. 8%
D. 10%
题目19:各地可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ABCD)等用地可申请使用。
A. 村民居住
B. 农村公共公益设施
C. 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
D. 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题目20:机动指标使用不得占用(AB)。
A. 永久基本农田
B. 生态保护红线
题目21: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在村内公示(C),报送审批时应附村民委员会审议意见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村民委员会要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A. 15日
B. 20日
C. 30日
D. 45日
题目22: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编制(ABC)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A. 能用
B. 管用
C. 好用
D. 多用
E. 常用
题目23:对于不进行开发建设或只进行简单的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庄,可只规定(ABC)要求作为村庄规划。
A.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
B. 建设管控
C. 人居环境整治
D. 生态修复
E. 产业布局
题目24:对于紧邻城镇开发边界的村庄,可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城镇建设用地统一编制(B)。
A. 总体规划
B. 详细规划
C. 专项规划
D. 空间规划
题目25:规划成果要吸引人、看得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鼓励采用“前图后则” 即(AC)的成果表达形式。
A. 规划图表
B. 规划图件
C. 管制规则
D. 管制图则
题目26:规划批准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规划成果应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公开,(B)工作日内,规划成果逐级汇交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
A. 20 20
B. 20 30
C. 30 30
D. 20 45
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
题目1: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A),展望至(D),尽快形成规划成果。
A. 2035年
B.2045年
C. 2029年
D. 2050年
题目2: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多规合一”,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ABCDE)等。
A. 主体功能区规划
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 城镇体系规划
D. 城市(镇)总体规划
E. 海洋功能区划
题目3: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ABCDE)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A. 省级国土规划
B. 主体功能区规划
C. 城镇体系规划
D. 城市(镇)总体规划
E. 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
题目4: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ABCD)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A. 目标定位
B. 底线约束
C. 控制性指标
D. 相邻关系
题目4:简化报批流程,取消规划大纲报批环节。压缩审查时间,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务院审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审批机关交办之日起,一般应在(C)内完成审查工作,上报国务院审批。
A.30天
B. 60天
C. 90天
D.120天
题目5:开展双评价工作。各地要尽快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ABC)等不同开发保护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A. 生态
B. 农业
C. 城镇
D. 文化
题目6:要在对(AB)的基础上,专题分析对本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
A.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B. 未来风险评估
C. 规划实施评估
D. 土地资源评估
题目7:要在对(AB)的基础上,专题分析对本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
A.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B. 未来风险评估
C. 规划实施评估
D. 土地资源评估
题目8: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科学评估既有(ABC)等重要控制线划定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完善,并纳入规划成果。
A. 生态保护红线
B. 永久基本农田
C. 城镇开发边界
题目9:各地要加强与正在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衔接,落实经济、社会、产业等发展目标和指标,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ABC)。
A.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B. 城镇空间布局
C. 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题目10:着手搭建从国家到市县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ABCD)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A. 覆盖全国
B. 动态更新
C. 权威统一
D. 服务高效